什么是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
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者实施消费行为的众多因素之一,而不是全部。
不是所有的消费心理都能转化为消费行为的;
也不是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是由消费心理引发的。
产生什么欲望,是个人问题,可以用消费心理学的方法研究;如为什么或怎样产生对异性的需求;
满足欲望的6W(何时、何地、何手段等)2H(何代价等)如何选择,则是消费行为学问题,要用以文化人类学为基础的“消费行为学”来研究。如,是通过抢婚、还是上帝安排、还是父母之命、还是自由恋爱来满足对异性的需求;
<
文化因素(文化、亚文化、社会阶层);
社会因素(相关群体、家庭、角色与地位);
个人因素(年龄、生命周期段、职业、经济环境、生活方式、个性、自我概念);
心理因素(动机、认知、学习、信念、态度)。
消费心理仅仅是影响消费者实施消费行为的一部分因素,而不是全部。
二者的分别,不是可有可无的;
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。营销史上的多数企业的胜败得失,促销活动方案或策划者本人的优劣判断,往往都是以二者的区别为起点的。
端正促销目的:消费行为VS消费心理
促销的起点是消费者,目的是刺激购买。
不能刺激消费者的活动,是“不在意是否无人喝彩”的自我情怀抒发;叫“自我表现”;叫自我陶醉,叫自说自话,不叫促销;
只刺激消费者心理,仅唤起消费者好感、只转变消费者观念或态度的活动,即使感动了消费者几分钟,也不叫促销,不如叫“艺术表演”、“知识讲座”、“公益教育活动”可能更确切一些。
我们主张严肃促销的定义:只有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目标,刺激消费者发生选择、购买、使用、处置等行为的活动,才叫“促销”。
遗憾的是,绝大多数企业,虽然在拟定促销方案时考虑到了促销的主角是消费者,但由于没有紧扣“消费行为”,要么陶醉于产品优势、“自娱自乐”、“自恋”,要么过于注重“注意力”“眼球经济”“观赏性”“知名度”“品牌形象展示”,流于形式,叫好不叫座,为别人作嫁衣。
就是说,对消费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“消费心理”层面就不是促销。
刺激“消费心理”不一定促成消费行为的原因是:
人是社会动物;人的行为,包括消费行为,80%以上取决于其社会属性,不到20%才取决于其自然行为。
所以,不少消费研究者反复提及过这样的结论:人的一生所消费商品中,平均有83%是他所不愿意消费的;全世界商品中,有83%是卖给了“不想卖”的人或被“不想使用的人”使用了的。
以我们自身的经验来验证,我们一生参加大小酒会、聚餐几万次,吃了多少别人点的菜?喝了多少别人推荐的酒?
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相关系数,就这样降到了17%;
不依据消费行为,即使把消费的心理研究得很透彻,促销模式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很到位,促销成功的机会仍然超不过17%!
促销对象价值评估与价值组合:消费者行为VS消费者心理
促销决策的最大陷阱,在于每个人都自以为懂消费者:君不见在所有促销决策的讨论会上,从董事长到生产工人,都认为“我也是消费者,所以我也可以站在消费者角度对你这个方案提点意见”。
似乎“促销”不是科学或只是门槛很低的科学,促销决策没有“技术含量”;似乎一谈到促销,“消费者”都有发言权。
其实,我们作为消费者,最多只能对“消费心理”“偶有所感”,只能发表点“一孔之见”“一时之想”。
只有专家,才能创意出完整的掌控消费行为过程(选择、购买、使用、处置、体验)的促销方案来。
促销好比围棋,易学难精;表面看人人都会,实际上高下之分判若云泥。
我们经常看到,高档奢侈品的“Road show”活动台,围观着里三层外三层的民工和小孩,而目标消费者却没有一个。
固然,“好奇之心”人皆有之,高档奢侈品的目标消费者也不例外;但是,从“消费行为学”角度看,高档奢侈品的目标消费者“人在车上、身不由己”,看不到你的秋波;而能够实施其“满足好奇心”消费心理的行为的人,只有小孩和恰巧处于待业状态的民工。
我们也经常看到排队领取化妆品礼品、运动饮料赠饮品的长蛇队伍中,老人、小孩为主,而目标消费者(化妆品针对25—60岁女性,运动饮料针对青少年)极少。
而依据消费行为学来定位促销目标,则要“专业”得多。
就以“文化丛”工具为例子吧。
深圳一家房地产公司进军山东,开发了100多套比当地现房最高房价还跳高300%的住宅,我们协同进行促销推广。我们在主要街道拦截价格50万以上的轿车,发放“私函”,大意是说,房子比车应该贵一些才相匹配。
结果,100多套房子作为“富人的符号”被一抢而空。
这就是消费行为学的来源之一的“文化丛”工具在帮我们“定位促销对象”。
每个商品都表达了生产者、经营者对消费心理的理解;都表示了购买者的“购买力平价”水平(经济收入换算成标准消费品后科学测算出的“实际购买力);表示了购买者对自己欲望的满足;表示了购买者对商品所能代表的“购买者身份”(年龄、阶层、性别、职业等)的归属或羡慕或其他情感;表现了购买者的价值观念,如家庭观、成就观、工作观或休闲观,甚至民俗文化观等等……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“价值评价体系”:无论受教育的程度如何,其对万事万物的评价都带有协调性。古人说“见微知著”,说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”,说“修齐平”,表达的都是这个“一致性”与“协调性”。反映在消费行为上就是,商品之间在市场的表现上具有相关性或排斥性。如,《时尚》杂志、时装、鲜花三者之间具有相关性,而凯迪拉克与牛仔服之间就具有排斥性。
因此,围绕每个或每组消费者的商品,必定是可以连成一串的。
相关性强的商品、观念组合在一起,文化人类学界称为“文化丛”;以文化丛的代表性物品命名,就叫“X文化丛”,它既代表一个相关性较强的商品群,也代表一个相似的消费行为构成的群体。企业利用文化丛原理,可以便利地找到促销目标对象,可以低成本地比较各促销场所的利弊。
利用这套工具,我们可以依据他所丢弃的生活垃圾与日用品,描绘出他的经济、社会等状况和他个人的价值观,推论出他对任何商品的态度。
我们以“大米”为例,介绍从“消费行为学”角度进行“促销对象定位”的方法:
(1) 大米消费刺激水利消费、米加工工业消费----决定哪些产品和方式可以向大米生产者促销;
(2) 大米种植区盛行集体主义,否则“东周欲下稻、西周不下水”,社会就会陷入激烈冲突;-----集体主义地区的传播偏好是什么,哪些促销工具是最廉价或最有效的;哪些促销主题最能“影响消费心理”,哪些则能“迫使消费”。
(3) 米农业发达区,人们信奉“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“,不大相信“战略规划”,却相信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这对促销节奏的选择是有价值的。
(4) 教育产品。“渔米之乡”一定是教育投入比重较大的地区。
(5) 宗教节日。促销品与土地神、丰收神、文殊普贤菩萨等挂钩,较容易取巧……
就是说,导入“消费行为学”的系统思维模式后,对顾客进行促销定位时,可以提升专业性、科学性、使定位更有效。
同时,也能帮助促销决策者抬高“决策门槛”,不许“外行”(包括可能是营销外行的董事长)来干预决策,防止“以己之心、度消费者之腹”,防止“灵机一动”、随心所欲。
战略还是点子:消费行为VS消费心理
常听企业抱怨“促销技巧都用完了”。
其实,“战略”可以创造无穷无尽的“差异化”。
企业的“终端促销”能否成功,其关键不在于企业对促销技巧的把握是否到位;因为,技术层面的招数、技巧谁也无法保密,只要有人出招,要模仿就是很容易的。甚至模仿“品牌形象”也不难。
难以模仿的是战略。
技巧是针对消费心理的,战略则是用来掌控消费行为的。
决定促销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一些战略能力;如资源匹配能力、成本能力,新型媒体的开发能力等。
《渠道为王》一书的作者、科物勒咨询集团顾问许泽人教授,曾写过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:《营销案例赏析:名将之花的凋谢》,分析的是1998年“蓝剑”与“雪花”在成都的终端促销大战。
当时华润啤酒公司还没有收购蓝剑啤酒,两家企业是冤家对头。许泽人当时是蓝剑集团的顾问。
雪花的失败,主要不是由于雪花能力不足,恰恰相反,是因为雪花“资源太丰富”而更加显得资源匹配的能力太差:
(1)战略目标失误,宝贵的子弹打在沙滩上:“雪花”以“成都六月飞雪”等广告宣传打动了消费心理,以巧妙的促销活动调动了终端的积极性,成功地抢夺到了终端。但是,“以当时各厂家的生产能力,到了旺季都供不应求,此时产量为王。在淡季争得的市场份额,如果没有充足的产量作保障,肯定要跌下来;蓝剑公司的分销渠道并没有受到冲击,雪花啤酒公司强入零售网点不过是地面阵地的穿插,一到旺季,蓝剑公司产品就像上甘岭坑道里的志愿军一样冒出地面,收复阵地;雪花重金夺得的终端来不及为雪花创造价值就丧失了;”
没有生产能力这一当时最关键的“战略能力”来匹配,即使解决列消费心理问题也是无济于事、反而劳民伤财!
(2)资源的使用低效、无效、负效并存:团队领导被并不重要的“胜利”冲昏头脑,“踌躇满志,飞扬跋扈,绵阳市总部派去的财务总监形同虚设,一切为销量让路。什么结算流程,什么财务制度,什么监控机制都甩在一边。从上到下弥漫着骄傲轻敌的浮躁,甚至上行下效不捞白不捞。更为滑稽的是让部分城区经理自任经销商,白用公司的运货车,赊公司的货,又做生意赚钱,又当经理拿工资,最后卷走几十万货款外逃。库房数以百万元的短货多数成了无头帐,查无所查,连去哪了都不知道。库管监守自盗,临走还偷2车瓶箱。整个的内部管理之混乱,简直是闻所未闻,令人发指。”
(3)人力资源与战略目标不匹配:业务队伍太“豪华”,学历、资历都超过华润一大截,但在终端贴身肉搏时学历往往与实效成反比;“高智商加上无制度约束再加上相互攀比,表面上的结果是资源的低效投入和资产的流失。更要命的是一批优秀青年被腐蚀和团队的沉沦。”
雪花因资源太丰富而失利,这在中国企业的促销活动中是屡见不鲜的。
新型媒体开发能力也是促销成败的关键能力之一;凡是促销成功者,如红桃K、舒蕾,都是新型终端媒体的成功开发者。
新型媒体能大幅度地提高终端促销的投入产出率。因为,新型媒体往往没有发布费,只需支付少量制作费,但因为新颖却非常引人注目,传播效果非常好。红桃K当年的车贴、柜台贴,舒蕾专为陈列而发明的终端广告品,都是费用低、效果好的新型媒体;但是,当后继者跟进、模仿时,事情就会起两个方面的变化:一是费用提高,如红桃K当年在武汉、广州等城市的车贴每月只付出6元左右发布费,中小城市往往不收费,柜台贴几乎概不收费,等到模仿者出现时,公交公司醒悟了,大幅提高了发布费,广州等城市的车贴每月要付出120元左右发布费。二是效果降低。还以车贴为例,红桃K做车贴时由于新颖,注目率非常高,但到了后来,车贴广告几乎无人重视。后继者每月120元的投入,实际上远远不如红桃K的6元钱,边际效用递减到负数,等投资者醒悟时,已是亏损连年之后了。
无数企业踏进“终端陷阱”,做终端促销找死、不做终端促销等死”,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进行终端促销的战略能力,如资源匹配能力、成本能力、创新能力;
通过表面观察、通过道听途说,就以为理解了消费者心理,就以为掌握了终端促销技术,模仿了自己实际上无力模仿的对象,投资了边际效用实际上已经是负数的终端,白白消耗企业资源而血本无归。
由于“促销技术”见效快、容易上瘾,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是一个缓缓渐进的过程,擅长于“促销技术”的企业往往容易沉溺于战术层面的技巧而难以察觉到边际效用的“负数化”,不想去找、或找不到应变之策,最后导致所有的技巧都“边际效用递减为负数”。
就是说,促销成败的KFS实际是战略能力,而企业却容易误以为是“技巧”、是“点子”。
终端价值定位:消费行为VS消费心理
从消费心理出发,选择终端时是强调“刺激次数”与“刺激强度”的。即,强调“覆盖率”,强调“终端生动化”。
从消费行为学出发,则强调“终端价值评估与组合”,强调“核心终端战略”,强调“终端体验化”。
科特勒《营销管理》谈消费行为学时,举了“圣经面包”评估终端价值的过程:消费者购买面包的决策过程仅10秒钟,在普通商超,即使你占据了消费者“心智资源”中“宗教食品”品类的第一的位置(满足了特劳特《新定位》的要求),你仍然会被淹没、无济于事。而健康坊、犹太食品店等才是“圣经面包”的“核心终端”。
广东江门市新会科技局下属有个人工虫草种植厂,生产的虫草也曾按照药品、保健品的包装进入商超、药店,结果连续7年亏损,单店月销售不到1盒。后来成立新康冬草堂公司,总经理张海坚约请营销顾问参与,建立“零售导向”的“炖品连锁”,同时发挥零售与餐饮两种业态的优势、克服餐饮业态服务力结构性浪费的缺点和零售业态亲和力弱的缺点,以“虫草炖品”餐饮来拉近虫草与消费者的距离,刺激零售,以零售来实现服务力的“边际效应最大化”,炖品店既是销售终端,又是促销场所,还是品牌体验场,是集销售、促销、公关于一身的“终端平台”;结果,每个单店的销售额少则数万,多则60多万,目前年销售总额正逼近亿元大关。
从“消费行为”出发,就是依据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,站在“现阶段战略目标”的角度,对终端进行评估,集中有限资源于“核心终端”;在“核心终端”内,促销工具不仅仅是“终端生动化”来打动消费者的心,还要“终端体验化”刺激购买行为的发生。
原载:《销售与市场》2005-10渠道版
联系电话:020-37612636,电子邮件:zxw88263@vip.163.com